我们为什么运动?
因为不同人的身体情况和需求是千差万别的,所以人们的运动目标也不尽相同。我们可以简单的将运动目标分为职业和非职业两种。职业运动者是将运动能力和技能作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而非职业运动者则更多出于健康、美和快乐的动机去运动。如果按照运动的艰苦程度和残酷程度由高到低的划分,运动目标可以定义为六个级别:杀戮、职业搏击、竞技、健身、娱乐和养生。
1.杀戮的级别最高,它代表真实的战争。为了实战而锻炼有别于其他任何的运动,失败意味着被消灭,生命结束就不会再有试错的机会了。比较优秀的部队和非常差劲的部队它们对战最强部队的结局都是被消灭,所以杀戮级别的运动不存在“差不多”和“比较好”这样模棱两可的评判标准,你没有选择的余地,必须竭尽所能做到最好!训练必须接近实战,甚至训练中一定程度的伤亡也是可以容忍的,如果过多的考虑训练是否有益于健康或内心是否快乐,这是懦弱的表现。
2.职业搏击的级别仅次于杀戮,职业拳击和MMA都属于这个级别。英文里可以用play(玩)这个词来形容踢足球、打篮球、打网球,但很少会有人说玩拳击、玩MMA的,因为格斗是非常严肃的运动修行,它是强者的励志运动,成功没有任何偶然,需要100%的付出和100%的努力,而且方法还得对。即使这样,你每往上走一步都需要血与汗的代价。即便你水平再高,每场比赛也会挨很多拳,重击与承受重击、疼痛、伤病、死亡威胁等都是格斗的重要部分。
3.竞技这个级别泛指那些以运动为职业,以追求更快、更高、更强为目标的职业运动者。职业运动可能不如杀戮和格斗那么的残酷,但职业终归是职业,可以做到争胜的同时尽可能延长运动生涯(而运动生涯不等于寿命),常年的超负荷训练和关键比赛带伤上场都是很正常的。所以伴随身体组织劳损和各种职业伤病都在所难免。经常听到有人说“高手在民间”,我认为这种说法并不是很靠谱,其实民间的高手少量并不多,他们的成就也无一不是通过长期、科学、高水平且高强度的训练而获得的,这些容不得半点急功近利和投机取巧。还有些人错误的认为健美运动员不是运动员,感觉去健身房举举铁,靠营养补给和药物催长出硕大的肌肉快。其实专业的健美运动员都是经过多年的科学训练,而且需要坚持严苛的起居饮食管理,仅这些意志品质都是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虽然在这个领域存在一些药物滥用的问题,但是健美运动并不比任何一项运动要容易,健美运动员和其他运动员一样值得人们尊重。
刚才说的杀戮、格斗、竞技属于职业运动的级别,下面我们再说非职业运动的三个级别:健身、休闲和养生。
4.健身就是我们常说的强身健体,健身首先是不要以牺牲健康为代价,还可以有效提升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各项运动及锻炼方法的统称。与普通的休闲运动和养生运动相比,健身的训练强度相对较大,而且目的更明确,比如增肌、减脂、塑形或提升某些运动能力。由于每个人的起点和目标不同,训练方法和努力程度不一样,所以健身的效果也不尽相同。特别强调一点,健身的目的不是竞争,更不是炫耀。因为竞争的前提是大家具有相同的目标以及相同的评判标准,这样去分出高下才叫竞争,否则就叫鄙视链,而鄙视链并没有什么价值。通过健身训练,向着既定目标一步步的靠近,或者只是让自己的身心更加健康快乐,哪怕仅仅是让自己的感觉更好,这些都是健身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5.娱乐是以娱乐为目的的运动,它的重点在于游戏性和快乐,有时也带点刺激。仅仅因为好玩或者只是想出出汗,和朋友们一起参加球类运动,或者去郊游、蹦极等等。它的重点是享受当下的运动过程和运动本身,功利心和成败观都很淡。娱乐运动更像是一种运动态度,不刻意的努力或不努力,没有一定要达成的目标,运动过程也可能带来急性或慢性的伤病,对人的身心健康而言,任何运动都比长期不运动要好。而已娱乐和享受的心态去运动,往往最能使人身心愉悦。
6.养生是以保养身体为目的的运动,它的重点是养而不是练。养生运动通常都不刻意的锻炼或强化身体的运动能力,是以消除弱点或伤病为目标,让身体更和谐更长久的工作。养生类的运动的动作节奏相对平稳缓慢,运动强度较低,比如散步、养生操、太极拳等都是很好的养生运动。尤其是身体处在恢复期的病人、年迈之人和长期缺乏运动的人,都适合做养生类运动,随着身体机能的慢慢提升,可以考虑尝试更激烈一些的运动。
原创文章,作者:郑震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xyd8.com/2333/